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扎实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,近年来,巷道镇以“孝行十个一”文明实践项目为抓手,聚焦农村老人陪伴需求、青少年孝德培育等关键问题,将“孝老爱亲”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,在全镇营造起崇德向善、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。
锚定需求破痛点,明确孝行“着力点”。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老人“缺陪伴”、青少年“孝德概念模糊”等现状,巷道镇精准凝练“孝行十个一”核心内容,涵盖日常关怀、情感陪伴、健康守护等维度:即每天一次电话问候、每周一次家庭共餐、每月一笔零花钱支持、每季度一次户外活动、每年一张全家福拍摄、每年一次健康体检、老人生日一碗长寿面、重阳节一份暖心礼、春节一次春晚陪伴、每户一条家风约定,通过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文明”,让孝行融入群众日常生活。
多维联动强推进,构建孝老“保障网”。示范引领树标杆,以镇村干部、党员为核心,要求干部带头落实“孝行十个一”,并带动家属、子女参与助老服务,形成“党员带头、群众跟上”的良好局面。平台支撑解难题,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配备含血压仪、理发推子的“孝行工具箱”,累计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便民服务300余次,联动“老来乐助老餐厅”推出老人用餐优惠政策,60岁以上老人每餐减免1元。兜底帮扶暖人心,针对低保、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,组建“孝行帮扶队”,实行“一人一档一策”精准服务,每周上门开展健康问诊、卫生清扫活动。
成效转化见实绩,焕发乡村“新活力”。“孝行十个一”品牌项目实施以来,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根基持续夯实,孝老爱亲的价值理念深度融入群众日常生活,成为社会共识与行动自觉,乡村文明新风尚日益浓厚。同时,以“孝”为纽带凝聚乡村治理合力,有效促进邻里和谐、家庭和睦,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显著提升,乡村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。老年群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持续增强,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”的目标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地,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坚实动力。
下一步,巷道镇将持续深化“孝行十个一”文明实践内涵,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、拓展服务场景,推动孝老爱亲与乡村治理、民生保障深度融合,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更多“孝”能量。